“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10年 陕西涌现一批科技创新“小”人才_全球视讯

陕西日报   2023-04-04 09:30:38

西安交通大学量子光学团队导师翟立朋(左二)在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非常高兴能够入选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希望我能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学讨论和科研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为将来从事物理领域研究打下基础。”3月24日,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一理2班学生方玺皓对刚刚开始的“科技创新探索之旅”充满期待,已经做好了学习规划。


【资料图】

方玺皓所说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是我国自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陕西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牵头组织,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让他们感受名师魅力,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

“导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科学兴趣和科研潜质,为学生确定个性化培养内容。主要培养形式包括组织学生阅读图书、文献,参加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研究性课程、科学实践活动、组会讨论等。”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王童说。

王童介绍,从去年开始,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也加入了陕西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高校,培养高校队伍由最初只有西安交通大学1所扩充至5所,参与中学由6所扩充至9所。同时,陕西持续完善五项基础学科培养体系,牵头导师由6位增加到20位。其中,院士1位、国家教学名师1位、长江学者6位,另外还有60余位助理导师。

“今年,我们从200余名报名学生中遴选出80名,设置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5个学科,组建了7个学习团队。”王童说。

“我们坚持非功利化原则,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与高考、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没有直接联系。”学科培养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教授杨森说,“在中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对于专业、课题,乃至研究只停留在想象层面。通过在大学的科研体验和导师的直接指导,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特长和潜力,发现更适合自己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正如杨森所说,在“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走进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在观摩和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将平时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以去年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学科培养为例,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导师组的培养和引导,学生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感知识别、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有了初步了解,并能够使用PyTorch搭建简单的网络训练环境和感知实验环境,坚定了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

10年来,陕西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成效初显,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具有科技创新潜质和后备人才素养的中学生。我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入选参加国际、国家、省级活动的优秀学员占30.26%。其中,入选参加国际级活动11人次,获得“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专项奖1人次,入围参加国家级活动41人次,还有8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学员”。

据统计,陕西考入高等院校的244名学员中,基础学科专业领域的占83.20%;考入985、211高校的占8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考入国外高校和港澳台高校的占10.66%。同时,我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在国内外相关科创赛事上也屡获佳绩。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我们将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继续做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校科学营’等青少年科技竞赛和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力度,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说。(记者 霍强文/图)

热文榜单